我所期待的讲座网——献给讲座网的一周年

通过孟繁永

我所期待的讲座网——献给讲座网的一周年

推荐语:建立这样一个讲座网是我五六年前的梦想,那时候通过个人的努力也录制了一批视频资料,包括后来让我受益匪浅的刘道玉老校长近年来前三次讲座,包括邹恒甫谈留学,包括尚重生老师在教五多功能讲话语权,大部分视频我都发在优酷网上,点这里可以查看。一年前,看上去还简陋无比的讲座网如今已经让人瞩目,可见,团队的重要性和坚持成就事业。用吴骁老师的话说,应该逢讲座网必顶了,他们现在有网站,有微博,祝福他们一直红火下去,那样,武大就红火了。下面奉上原文:

我所期待的讲座网——献给讲座网的一周年 /张川

一年前的今天讲座网上线,一年前很少人知道这个网站,但现在几乎没人不知道了,这是前后上百位同学共同努力的成果,看到不少人因为讲座网受益,甚是欣慰,不大谈经历,也没有谈的必要,懂的人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是不简单的。

       我希望当我毕业多年回到武大依然能够见到武汉大学讲座网的身影,能够传承下去而不衰退,是要有强大的文化做内涵和不断的思考创新做支持的,那么,打造一个怎样的组织呢?下面谈谈我心中所期望也是讲座网应该做到的。

 1.坚守创办理念

        讲座网创世初期还只是想做一个讲座资讯平台,后来确定了“促进思想交流”的宗旨并一直坚持至今,我们所有的活动可以来说是依据这个理念来的。“促进思想交流”的宗旨不是为了上纲上线。鄙人大二有幸得到尚重生、李工真教授的指导,并深受刘道玉老校长《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和《中国高校之殇》里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我国文理分科导致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深恶痛绝,遂有了促进文理科交流的想法,想不到站友们也如此认为,后又扩大至促进思想交流。

        宗旨是我们创造的指导,因此我们做了录音,后又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创造,那就是讲座网的读书会:争鸣学会!不少人因此受益,而我们影响力也大增。光有促进外部的交流是不够的,内部人员也要有思想碰撞,所以争鸣学会每周都有一个内部的品茶交流,信息管理部也开始尝试做内部的读书交流,不久全站内部的头脑风暴会越来越多,不管外部的人怎样,至少我们内部做好了思想交流也从中受益匪浅。而新版讲座网推出的人文学堂和讲座心得,也将大大促进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明确的宗旨,我们不会偏离道路。曾看到多少学校社团热血的宣言,但渐渐窥得武大社团之中有一股为了活动而办活动的境况,而坚持理念的少之又少,或者只是些形式上的动作,这样的社团是不会持久也不会产生多少实质性影响力的!

        讲座网一年来并没偏离她的道路,很多团体在初创时也坚守着自身的创立使命,若干年后,是否还能像当初那样直面创办理念,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愚以为,文化是一个很极其重要的方式。制度是死的,只有内部文化才能激活,也只有文化才具有一般事物所不具有的传承性!

 2.文化对于一个团队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标签。提到谷歌,创新两个字立刻浮现,这就是文化,Google的企业文化。谷歌有一个习惯就是树立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然后完成它,上进的人都是喜欢挑战的,平淡的生活他们没有兴趣,正式这种文化,激发起谷歌员工的创新创造的热情与氛围,所以谷歌给我们奉献了一份份伟大的产品。而以我们学校的素质教育讲堂为例,正是有张学荣等一批人营造起的不惜一切努力达到目标的文化氛围,素讲才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内给我们带来这么多长精彩的讲座。

        团队文化,类似引领宗.教教徒前行的教义,一旦赞同某个文化,成员便会想方设法的融入这种文化并像他身边的朋友那样去努力去创造。同时,也正是这种文化才能不胫而走的吸引那些真正感兴趣真正志同道合的人来一起共事!文化便成为这个团队的属性和标签,身在其中会有不可言状的自豪感与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任何竞争者都胆战心惊的,因为这个团队就像是一个人一样不可分割且心心相连。

3.做一个学习型组织

        每个人都知道不学习不进步的常识,但是一群人在一起往往就不这样实际的去操作了,即使有这个想法但并没有从底层的意识到一个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进步,适应周遭环境的多边性,对于学校社团来说,也是一个提高内部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我看到很多社团有那些什么强制性的例会,这样貌似会让大家更多交流提升内部凝聚力,但这只会让一个正常的人对这个团体敬而远之。我i们可以有类似的例会来一起交流学习。学习不一定是内部的交流学习,不一定是自己学习,也可以和优秀的团体交流学习,也可以引进外部优秀的个人来给我们内部做一个交流,但总之要学习,且要保持前瞻性,不能总是捡那些老掉牙的东西,那样我想你也会觉得很枯燥的。

4.有感情的团体才能长久发展

        我敢说,不管你的社团宣言和宗旨是多么的豪迈,最终让大家做事的还是和队友的感情。你加入一个团体是希望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做感兴趣的事,和这群朋友首先都没有感情,没有深感情时间长了也没意思,即使再怎么对这个团体的宗旨理念怎么赞同也不会待很久自然也不会做做出什么大的贡献。

        “以感情为基础,以理念为方向”,一个团队方能长久!


5.
不断突破固有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指一个人内心长久形成的固有思考问题的方式、套路,一个组织也有,有时候这些模式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但作为一个开创性的创造性的团队不应该有固有的心智模式。

        以宣传做喻,观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武大社团的宣传主要就这么几种方式:传单、海报、横幅、喷绘、活动等,发放宣传单等也主要是在食堂门口宿舍楼下。在武大生活了两年多也少见社团开创性的宣传方式。但公关协会的一次宣传做的很好,他们做出自己的书签,然后送给学校书店文具店,每售出一件东西老板就把这个书签送给客户,书签的成本极低,后来我甚至在院办公室多处看到有人用他们的书签。或许是我之前没看到类似的吧,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宣传方式。讲座网之前意识到宣传单的设计、印刷、发放的高成本后就放弃了传单宣传,而是印制宣传名片,在讲座开始之前发,不谦虚的说,这种方式一是印制发放成本极低,二是目标群体准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固有的心智模式会限制人和一个团队的发展,想要长久辉煌的团队,得要不断的打破那种固有的心智模式,这样创新创造之力才能从心底不断涌出,照亮前进的光辉道路!

        在我看来,突破心智模式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就是对现有操作模式做重新思考,分析每一步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与替代方式,在现有知识水平与见识之下得出一个最佳解!

6.去官僚化

        为什么要把这个专门拿出来说。是因为武大有些团体逐渐显现出这样的一种氛围,我不想讲座网受污染。要创造,要达到理想,要靠一批亲如兄弟的伙伴一起来完成的!我们需要的是一批伙伴而不是一批属下!官僚化只会让一个人心理扭曲,让这个团队冷漠,抹杀创造力,让这个团队走向死亡。

        官僚化是虚荣与高傲的产物,让我们营造一种民主,容许相互批评,亲切的氛围。不管他是站长还是一个小部委,他都是你最真诚的朋友!

7.重视招新

     重视招新,就像是一般公司所说的重视人才。乔布斯认为一个CEO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管理不是其他而是人才的招揽,正因为这样他召集了一批天才来完成了一个个奇迹。

      重视招新,说的通俗点,就是选择以后和你共事的人,你想要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想象力没有理想没有创造力的人吗?不会,你需要的是和你一样聪明的伙伴!所以任何一个负责人都得明确一点,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认真挑选你的伙伴吧!

 我很高兴,讲座网一直一来都没有偏离方向,内部也没有一丝的官僚气息,而在学习型组织和突破心智模式等方面也在不断尝试,很多人已经开始感受到:我们讲座网已经渐渐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相信不久这将升华成一种文化,独特于其他社团,热爱创新,热爱创造!我们将自豪的以成为讲座网一员而自豪!

讲座网现在虽然不是一个注册的社团,但是其影响力已远大于一般的校级社团,我们的用户中不仅有武大学生、武汉的学生,也有其他高校的老师教授。而讲座网的一周年,又将是一个契机,是一个蜕变,因为我们将推出新版的网站,新版的网站意味着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人文学堂、《争鸣》期刊,讲座心得…我们将在实现我们的宗旨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敬请期待!

站友们,我愿和你们一起努力一起憧憬!

                                                                                                                    讲座网张川    2011-11-11

【小编邓华州】:为纪念讲座网成立一周年,我们向所有讲座网成员征集纪念文字,编辑整理出一个文章系列。《我所期待的讲座网》是我们最后的一篇,出自于讲座网重要创始人之一,即站长张川。在文章中,张川分七点阐述了讲座网的文化理念和发展构想,这些内容既有来自优秀企业和管理学经典的启发,也有张川在讲座网一年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学习和思考的成果,它们是讲座网在一周岁时的精神面貌的重要展示。讲座网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学习的组织,熟悉讲座网历史的人会看到,今天的讲座网和它的团队已经有了很多在一年前没有的进步的改变;熟悉讲座网的人也会看到,她会再接再厉,用无限的创造力续写新一个四季的神话。创造出讲座网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仅仅几个人,但是,如果没有那少数几个人,没有那么一个人,“讲座网”甚至不会有一个概念出现在大家的认识里,更别说她今天的所有成绩了。在张川的这篇文章里,还有以后他的文章里和行动里,大家能看到一个不同于学校中任何组织的讲座网,他和她,因此而迷人,因此而能继续给人以无限希望。讲座网里面是一群有思想的自由公民,也是一群情感真真的有志青年,这点大家可以在本系列文章中感受到,那么,把讲座网团队所有人对于讲座网的期待汇合在一起,让它们促进和修正,让它们融合和完善,我们就能看到一个更加生动的形象了吧!并肩奋斗的一年岁月里,不管出现了多少迷惘和失望,不管出现了多少次“无语”和“不爽”,不管出现了多少次所有团队都不能避免的那些疑惑,不管出现了多少次的生理疲倦和精神消沉,不管那些了,不管它们了,你永远是自己的主人,因而讲座网永远是你的归宿,只要你不抛弃她——这话是要对所有亲爱的站友说的!我想,当说起“讲座网”就跟说起“我”和“我们”是一样的感觉的时候,讲座网就是真正的走上了我们共同期待的那一条路了,于是,我也有一个期待:我们能为了共同的期待而共同努力!

最后,感谢所有站友的一年相伴,感谢大学里最美好的时光,感谢所有人对于讲座网、对于讲座网团队的赞许和批评,感谢李正源、卞蔡琴对系列文章的编辑处理,感谢各位站友的纪念征文,感谢所有认真阅读了系列文章的同学!!

附录文章发表的平台:

人人主页:www.renren.com/whulecture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whulecture

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1474749373

豆瓣主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whulecture/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79195172&owner=341502541

关于作者

孟繁永 administrator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