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 ERP

通过孟繁永

用友NC-ERP系统管理

自2009年作为系统管理员

 

通过孟繁永

出版ERP实施经验谈:至少把选题名称规范了

目前的选题名称规则:【年份】【内外版本】【系列名】【选题名/书名】【附注版别】【载体】,有几个因素促成这样的规则形成:

  1. 教材教辅及儿童教育类选题以年份区分较多,每年改版或新增年度选题;
  2. 教材教辅存在租型选题,故加一个内外版本,以示区分;
  3. 经查,近几年产品逐渐系列化,但对系列名(丛书名)并未进行规范,这次特别列出;
  4. 选题名这里是狭义的,一般会作为书名使用;
  5. 附注版别适用于同样内容不同装帧的情况,或者不同的分销区域定价不同;
  6. 载体一般包括:图书、卡片、CD、VCD、DVD等。

系统内采用这种字符串的形式而没有采用多字段联接,主要是考虑操作的简便,多字段联接无非可以帮助按分段排序筛选,而实际上一个字符串排下序也能实现,因为这几段还存在一个主次的顺序,以年份最为主,往后次之,另外一个字段修改起来也比较方便。

通过孟繁永

面向数字出版的ERP专版设计改进

据我所知,目前针对出版行业的ERP套件有两家:云因(专版)+Oracle(平台)、用友(平台)+某(专版),前种应该尚未完成。

目前的专版一般是从编务开始,相当于产品设计研发阶段,下一步是生产,在出版一般称为印务,实际上包括图书和电子音像制品,后者量少,经常被忽略。一旦进入供应链,后面的就差不多了,仓储、物流、财务等等。

对于出版,最关键的就是编务到印务这个对接。目前的思路是:

1. 选题申请单,编辑选题备案,可以配置审批流,但过于冗长有碍效率,属于创意管理;

2. 项目信息登记表,选提通过后进入多部门协作的研发阶段;

3. 书稿三审,责任编辑约稿后对稿件依次进行责任编辑、部门负责人、社长三级审批,须填写意见及可能返回重审;

4. 发稿单,定稿后的一个意见汇总;

5. 接下来就是对应的几个并行环节:书号版号申请、美术设计、书稿三校等;

6. 全搞完了以后接加工申请单、付型审批单、印订施工单;

7. 接下来是发料加工、产成品入库,到这里就和供应链接上了。 阅读更多

通过孟繁永

新浪微博待改进一例:内容主题消重

在新浪微博搜“电子音像”,一个页面大致出现53个记录,但只两三个主题,占了版面,但浪费了时间。(另:今天在谷歌搜索“电子音像”,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社网站排在第一个,不知道地理位置的因素占多少,回头找找北京上海的朋友测测。)

如果像搜索引擎那样做一个简单的相同主题聚合,就比较爽了,当然,这个可以由第三方通过API来做。

袁社长开全社大会提到了新浪微博,也鼓励大家去尝试,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找到他的那个坑,之前只知道他看新浪新闻、上天涯灌水……

正如沈阳老师做的课堂实验那样,微博这种特有的形式在企业内容做项目论证的前期论证上还是挺有意义的,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也找机会落实一下。至少目前在ERP实施中,QQ群和群邮件发挥了极大作用。但QQ医生可能与用友NC的部分表单有冲突,导致异常。

通过孟繁永

当ERP流程设计磋商会碰上了死循环

场景描述:ERP中的流程设计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免不了实施方跟客户方面对面来谈,但客户方往往缺少程序设计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对于清晰地程序结构缺乏认识,出现死循环是很容易的,比如刚谈完了一件事,下一个又要翻盘推倒第一个结论。这就是标题中所提到的死循环了。

产生原因:某些人内存太小;研讨现场缺少直观的流程图绘制白板;最差的情况是客户方根本没有认识到关键的流程或者选择性忘却,导致自己在两个极端之间换来换去,为了管理精细化而多设环节,为了节省操作而简化环节。

解决办法:1.显式地定义涉及到的概念;2.实时的画出当前双方已确认的成果;3.果断地提醒客户方遵守已经达成的结论;4.适当的中止当前的讨论,另寻能够明白并作出决策的人。

通过孟繁永

出版ERP的码洋情结

先看几个公式,以用友NC为例(可能是简化的,仍然不是完全的关系):

含税单价(定价,印在书上那个价格)×单品折扣=含税净价(批价,单价)

含税净价×数量=价税合计(实洋)

含税单价×数量=码洋(自定义的字段mayang)

在出版圈里,大家特别或者说极其留恋这个码洋,但从字段设置上来看,mayang所依附的这样一个关系是很别扭的,但不是不可调和。

通过孟繁永

基于本体的新经济模式畅想

做了一段时间的NC客户方系统管理员,虽然总体上进展顺利,但这个过程中,ERP对操作员的摧残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样是高度重复的动作,人们更愿意早上六点起来偷菜,也不甘心坐在舒舒服服的办公室里处理销售订单。

为了项目的推进,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劝说,ERP是企业已经决议的东西,必须去习惯它,容忍它,毕竟不管它增加了工作量还是减少了工作量,都是眼前这些人的饭碗。

但我心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幻想,人们可以用一种更自然地方式工作,我们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人性化还无从谈起,但随着射频技术、多点触摸、图像识别、语音控制等技术的成熟,这样的愿景不会太远了。“小李,北京新发要50套《成长树》,给它算八五折”,如此一声,一个新的订单就生成了。我希望2020年之前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了。

在企业内人们劳逸结合,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一定程度的体力操作,再加上企业间交易成本因信息技术的发展趋近于零,那差不多就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共产主义了。

关于本体的新应用场景可以看这里,能看到这样的论文和如此多的研究让我对新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

回过头来还是说偷菜,虽然我不偷,但作为半个程序员,我知道每一个点击其实只是一个数值的改变,但这种简单而直观的游戏恰恰反映了人们对可视化控制的渴求。

有了本体理论作为基础,有了自动化技术作为保障,幸福生活似乎就在眼前。网易印象派这样的快速制造网络综合服务平台是不是应该先行一步呢?

通过孟繁永

亲身体验用友NC,不谈理论

nc

1. 有一个不错的客户方项目经理是用友NC实施人员的期盼,但这往往是指一个愿望,不过往往项目结束时这样的人就有了;

2. 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做了试点其实沾不了什么光,当然从整体上来看也不会吃亏,毕竟在上ERP的过程中员工的素质确实提高了,对于大部分没有学习动力的人来说,给他一个这样的系统去依循是不得以的办法;

3. 不能把一种相对先进的改变看得多么困难,半年时间足够了,安排得当,这个时间对于工作方式的转变是相当充裕的;

4. 聪明的客户应该选择这样的方式:前期调研让用友派高级一点的专家,但人不用多;后期高级的人总是会被用友派到新的项目去,这时候多要几个还可以的专家吧,人多力量大;

5. 找几个得力的实习生帮你做数据录入,并且尽量管理好他们,既要速度又要保证准确度,这需要很多精力;

6. QQ群真是个好东西,不要让同事们潜水,在群上发言是光明正大的事,是正经工作,一定要坚持,尤其到实施后期,完全可以不予处理除QQ群以外反馈的任何问题,只是让最高层领导参与有点难;

待续……